歡迎訪問《別有病》網(wǎng)站

bybcn
別有病首頁>>原創(chuàng)>> 書評>> 徐說內(nèi)經(jīng)素問40腹中論之上下通

徐說內(nèi)經(jīng)素問40腹中論之上下通

byb.cn
[書評] 作者 :XJ 日期:2025-7-14 00:01
【分頁導(dǎo)航】

  【原文

  帝曰:善。有病膺腫頸痛,胸滿腹脹,此為何?。亢我缘弥??

  岐伯曰:名厥逆。

  帝曰:治之奈何?

  岐伯曰:灸之則喑,石之則狂,須其氣并,乃可治也。

  帝曰:何以然?

  岐伯曰:陽氣重上,有余于上,灸之則陽氣入陰,入則喑;石之則陽氣虛,虛則狂。須其氣并而治之,可使全也。

  帝曰:善。何以知懷子之且生也?

  岐伯曰:身有病無邪脈也。

  帝曰:病熱而有所痛者,何也?

  岐伯曰:病熱者,陽脈也。以三陽之動也,人迎一盛少陽,二盛太陽,三盛陽明。入陰也,夫陽入于陰,故病在頭與腹,乃脘脹而頭痛也。

  帝曰:善。


  【點評】此為腹中論篇第五種?。誓?

 ?、?strong>有病膺腫頸痛,膺,胸也。膺腫,胸部腫痛。

 ?、?strong>名厥逆,厥逆,馬蒔《素問注證發(fā)微》云:“膺頸胸腹皆在上中二焦也。今膺腫頸痛,胸滿腹脹,則下氣逆上,病名曰厥逆。”

 ?、?strong>灸之則喑[yīn],嗓子啞,不能出聲;失音。

 ?、?strong>石之則狂,石,砭石,此處指刮痧。

  ⑤ 須其氣并,氣并,指上下氣接并在一起。


  【整段翻譯

  黃帝說:好。有人患膺腫頸痛,胸滿腹脹,這是什么病呢?是什么原因引起的?

  岐伯說:病名叫厥逆。

  黃帝說:怎樣治療呢?

  岐伯說:這種病如果用灸法便會失音,用針刺就會發(fā)狂,必須等到陰陽之氣上下相合,才能進行治療。

  黃帝說:為什么呢?

  岐伯說:上本為陽,陽氣又逆于上,重陽在上,則有余于上,若再用灸法,是以火濟火,陽極乘陰,陰不能上承,故發(fā)生失音;若用砭石針刺,陽氣隨刺外泄則虛,神失其守,故發(fā)生神志失常的狂證;必須在陽氣從上下降,陰氣從下上升,陰陽二氣交并以后再進行治療,才可以獲得痊愈。

  黃帝說:好。婦女懷孕且要生產(chǎn)是如何知道的呢?

  岐伯說:其身體似有某些病的征候,但不見有病脈,就可以診為妊娠。

  黃帝說:有病發(fā)熱而兼有疼痛的是什么原因呢?

  岐伯說:陽脈是主熱證的,外感發(fā)熱是三陽受邪,故三陽脈動甚。若人迎一倍于寸口,是病在少陽,二倍于寸口是太陽;三倍于寸口,是病在陽明。三陽既畢,則傳入于三陰。病在三陽,則發(fā)熱頭痛,今傳入于三陰,故又出現(xiàn)腹部脹滿,所以病人有腹脹和頭痛的癥狀。

  黃帝說:好。


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