歡迎訪問《別有病》網(wǎng)站

bybcn
別有病首頁>>網(wǎng)評>> 事件>> 動脈硬化不等于粥樣硬化

動脈硬化不等于粥樣硬化

byb.cn
[事件] 作者 :byb.cn 日期:2025-6-2 00:01

    【byb.cn 】(來源:生命時報)門診中,常有患者分不清“動脈硬化”和“動脈粥樣硬化”。這兩個醫(yī)學名詞雖然僅有兩字之差,但涵義千差萬別?;煜齼烧卟粌H會導致認知偏差,更可能延誤關(guān)鍵防治時機。


  河北省人民醫(yī)院老年科主任醫(yī)師 李 剛 □胡 蕊

  《生命時報》 2025-05-13 第1894期 第17版


  動脈硬化是血管的“歲月痕跡”。如果把血管比作橡皮管,動脈硬化就像管子使用多年后逐漸變硬、失去彈性。隨著年齡增長,血管壁中的彈性纖維減少,平滑肌增生,導致血管壁增厚、彈性下降,這是人體自然衰老的一部分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吸煙、酗酒等也會讓血管“未老先衰”。

  動脈硬化的危害主要體現(xiàn)在血管彈性變差,心臟需更用力地泵血來推動血液循環(huán),久而久之易導致收縮壓(高壓)升高、脈壓差增大,患者常感到頭暈、乏力。長期血管僵硬還可能引發(fā)心、腦、腎等器官慢性供血不足,但很少直接導致心梗、腦梗等急性事件。臨床上,醫(yī)生可用脈搏波傳導速度或踝臂指數(shù)來評估血管彈性,40歲以上人群可定期監(jiān)測。目前沒有特效藥能逆轉(zhuǎn)血管老化,但控制基礎(chǔ)疾病、堅持健康生活方式能延緩硬化進程。

  動脈粥樣硬化為血管“生垢長斑”。動脈粥樣硬化可視為血管內(nèi)壁糊了一層油垢,罪魁禍首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(“壞膽固醇”)。當血液中壞膽固醇過高,它們會鉆進血管內(nèi)膜,被免疫細胞吞噬后形成泡沫細胞,逐漸堆積成黃色脂質(zhì)斑塊。這些斑塊外層包裹著纖維帽,內(nèi)部是壞死核心,一旦破裂會引發(fā)血栓,瞬間堵死血管,導致心梗、腦梗等致命事件。

  高血壓、高血糖、肥胖等人群的動脈粥樣硬化風險最高,長期吸煙、久坐不動、高脂飲食也是高危因素。臨床上,醫(yī)生通過頸動脈超聲、冠脈CT或血管造影來定位斑塊,抽血檢測膽固醇和炎癥指標也能輔助診斷。治療上,降脂藥和抗血小板聚集藥是主要“武器”,血管嚴重狹窄時還需實施支架或搭橋手術(shù)。

  戒煙、控三高、規(guī)律運動是這兩個疾病的共同防線。建議每周堅持5天、每天快走30分鐘,或跳廣場舞、游泳等,改善血管功能;40歲后每年做一次頸動脈超聲,尤其是有心腦血管家族史人群。防動脈硬化,重點在于延緩血管老化,除控鹽、補鉀外,還需避免長期精神緊張。防動脈粥樣硬化的關(guān)鍵在于阻擊斑塊,建議少吃動物油、肥肉和動物內(nèi)臟,選擇橄欖油,適量多吃深海魚、燕麥、蘋果、豆類等。
搜索